探索光学显微镜的成像技术与原理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能够放大微小物体并使其变得可见的重要工具,它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医学诊断以及教育领域中不可缺的设备。通过透镜和光学系统的精密设计,光学显微镜能够让我们深入观察微观世界中的细胞、微生物和晶体结构,为人类揭开了无数奇妙之处。首先,光学显微镜的作用在于其的放大功能。通过使用透镜组成的物镜
光学显微镜是一种能够放大微小物体并使其变得可见的重要工具,它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医学诊断以及教育领域中不可缺的设备。通过透镜和光学系统的精密设计,光学显微镜能够让我们深入观察微观世界中的细胞、微生物和晶体结构,为人类揭开了无数奇妙之处。首先,光学显微镜的作用在于其的放大功能。通过使用透镜组成的物镜
岛津始终致力于前沿方向的应用和研究,使用磁珠法建立了“大小兼备”,即“大”-针对蛋白质类大分子生物标志物及“小”-针对小分子化合物的质谱检测方案,积极推进磁珠法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进度。本文将带您详细了解磁珠法,以及岛津“大小兼备”解决方案。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张庆华课题组博士后刘美、博士生邹茜等人在北极土壤和沉积物中卤代咔唑的靶标、疑似靶标筛查和来源解析研究取得新进展。本研究利用岛津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联用仪(GCMS-TQ8050 NX)测定了北极土壤和沉积物样品中已知11种卤代咔唑的浓度水平,利用液相
质谱成像技术经过二十余年发展,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前沿研究。国家药典委员会今年发布的“0431质谱法草案”“联用进样”部分新增了 “质谱成像”的描述,《中国药典》2025年版拟收载质谱成像作为前沿储备技术。该项技术在中药研究领域热度逐年攀升,早期应用于有效成分或指标成分空间分布,后续开始应用于中药品质研究,
近年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省、市级药监局发布的质量公告中,注射液“可见异物”不合格现象频繁出现。部分药监局公告显示,可见异物主要来源于玻屑、纤毛、白点、白块等。可见异物来源可见异物容易导致毛细血管堵塞,肉芽肿,轻者影响药品质量,重者影响用药安全性,注射液产品中的异物是药物质量监管重点
导读多肽药物的氨基酸种类和序列决定了其生物活性和功能,故准确地测定其氨基酸组成对药物质量的控制非常重要。2024年3月12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第一增补本(四部)中新增“9120氨基酸分析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指出蛋白质或多肽中的氨基酸以结合形式存在,必须经过水
2020年4月以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了近200个药材饮片标准修订公示稿。津津老师对药典委网站发布的每个公示稿起草说明进行分析,整理了涉及仪器分析增修订项目一览表,供中药行业相关单位参考。各论标准仪器分析项目一览表注:以下统计来自药典委网站,截止2024年10月24日针对已发布公示稿,岛津(上海)实
导语2022年12月19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发布《中国药典》(2025年版)编制大纲,大纲提到以下两点关于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标准修订计划:1、进一步开展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筛查,积累数据,完善相应限量标准。2、持续积累植物类中药材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测定数据,为制定一致性限量要求提供数据支撑。2024年9月
砷镉汞铅等是常见重金属,因为对身体有害,受到食品、药品等行业的重点关注。药品的包装材料也会在生产过程中,出现这些常见重金属。如果含量过高,会迁移到药品中,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有鉴于此,国家药典委员会基于《国家药包材标准》、国内外药典中关于元素杂质的测定方法,编写了“4214 药包材元素杂质测定法”,并
导读2023年10月1日起,依托咪酯被国家列管,非法吸食、持有、贩卖“依托咪酯”将按涉毒违法犯罪处理。在公安机关严打的态势下,不法分子继而将恶爪转向美托咪酯和丙帕酯、异丙帕酯等新精神活性物质,添加到电子烟中进行贩卖滥用。2024年7月1日起,公安部、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决定将溴啡等46种物质列入《非药用类
中药气味研究中药气味是中药材质量评价的重要内容,有的中药材因其独特的气味特征而成为其质量优劣的评价指标。特别是一些含挥发油的药材,气香尤为明显,如川芎、当归、辛夷、薄荷等,传统经验认为,味浓者为佳,因为气味的浓淡反映了挥发油含量的多少,气味评价是评判中药质量整体性的一种手段。中药气味鉴别研究
近日,岛津中国创新中心与河北省药检院国家药监局中药材质量监测评价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合作,采用成像质谱显微镜(iMScope QT?)研究了连翘中的主要活性成分的分布,并探讨了成像质谱显微镜用于连翘质量控制的新方法,合作成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杂志上。